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
2005年度工作报告
(2006年8月8日)
各位代表:
大家下午好!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自2000年6月成立,今年已经是第四次换届大会了。模特委员会一年一度的执委工作会议,从去年起由每年中下旬改在3月份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召开,在时间上来说刚好是对上一个年度的总结,同时又便于委员们在时装周期间观摩交流。因此本次年会距离去年年会也就跨越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半以来,模特委员会在各主任委员、执行委员和全体委员单位的积极支持配合下不断发展,下面我代表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向各位代表对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汇报,请予审议。
一、队伍建设和行业规范
模特委员会成立六年了,委员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深深吸引着业界众多专业机构不断申请加入我们这个组织,委员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我们的责任感也越来越强烈。大家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依靠组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规范和推动中国模特事业的发展。
从2000年成立,在严格规范组织建设的同时,本着促进行业发展,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精神,我们也积极吸纳新成员。经过每年增补和撤消,从成立时的30家委员单位,发展到去年的85家。经过一年,又有25家机构申请加入。经过预备期的考察并经主席办公会议同意,现已批准其中15家机构成为委员单位,另外10家机构继续补充预备考察时间。
随着委员单位的增加,发现部分委员单位在市场业绩和口碑方面有问题待查,而且只入不管只会影响到整个组织建设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严重时还会破坏委员会的社会声誉。为了加强模特委员会对委员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巩固模特委员会社会整体形象,保证委员单位队伍的稳定性和纯洁性,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从入会申请到考察;从业界活动到《年度业绩表》核查。另外也希望通过改革会费制度和会籍、证书的核发和管理,逐渐把队伍清理一下,把实力不强、目的不纯的个别机构逐渐清除出去,队伍建设做质不做量,使委员单位真正起到行业领先、地方表率的作用。
2003年8月在模特委员会第二届执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试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等级核定标准》,之后我们对此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协会主办的行业活动中进行试行,对模特等级分类、模特大赛认定、最佳职业时装模特评选、模特演出价格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对规范模特演出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如何在行业带动和自律上上规格,只有把此标准落实到实处,通过专业等级评审和职业登记认证,才是最终途径。因此经过多次审改,我们在《核定标准》的基础上,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专业等级评审办法》提交到本次会议上请代表讨论和审议,希望能为全行业专业性规范开个好头,同时也希望能带动和繁荣委员单位模特培训市场的进一步巩固。
二、赛事选拔和模特推广
通过模特大赛发现、选拔模特新秀,并进行积极的后期推广,以此促进新生力量对行业的刺激和繁荣,是整个行业充实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模特赛事一直是委员会的工作重心之一。在大赛如林的今天,如何保持协会模特赛事的优势和竞争力,成为每年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被誉为“造就中国优秀职业模特摇篮”的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强调“推新秀、造新星”。12年中国模特界输送了一大批一线名模。自从第十届赛事同广西电视台全面合作以来,通过卫星频道,使这个国内仅次于“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的长寿赛事,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大家大概还记得第十届赛场上10位中国模特之星的冠军相聚广西卫视直播间的那个感人画面吧。10位名模百感交集,她们的心路里程,既是“星赛”的历程,也是中国模特业的成长历程。为了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字头的模特赛事,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新人能更好的展示自己,2005年11月,新一届大赛再次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但赛事从观赏性和竞争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星赛”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虽然每场淘汰赛让我们觉得非常残酷,但我们相信模特们的意志品质和她们通过强势传媒所得到的收获,是往届前辈模特们无法获得的。
以注重模特教育和职业素质为特色的中国职业时装模特选拔大赛,在如今商业模特赛事泛滥的大环境下,一直不改其清醇本色,认认真真办大赛,踏踏实实选模特。大赛因严谨规范的操作,在业内外一直拥有教好的口碑,而且大有赶超星赛的势头,从每年不断攀升的报名参赛人数和选手质量都可以看到它的吸引力。职模大赛的人气和关注度让很多优秀的女模脱颖而出,使我们不得不关注更多优秀男模特的出路。随着我国市场结构不断地深化调整,男模市场的潜力也越来越突显。但国内男模赛事又比较贫乏,很多优秀的男模特得不到好的展示空间和机会,让我们觉得该为男模新秀们做些事情了。于是把男模项目引入已经成熟的职模大赛,希望利用这个优势平台,使其成为拓展男模特发展空间的一个捷径,进入了我们的日程。于是今年职模组委会大胆增加了男模参赛项目,结果受到了很多男模培训实力较强,又苦于没有合适的推广机会的委员单位的欢迎。充满阳刚气息的第六届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大赛在时装周上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既让业内外对男模的素质刮目相看,更让很多优秀男模特第一次在职模的赛场上崭露头角。同时男女模的结合,让职模大赛也注入了活力和新意,观众好评如潮。
模特委员会除了每年协会的两个固定项目“星赛”和“职模赛”,还积极扶持委员单位的重要赛事,从去年3月时装周,首度将东方宾利承办的“美少女中国模特大赛”(原华人风采模特大赛)引入时装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效果,大赛成就了时装周到场来宾人数和记者发稿量之最。在今年3月时装周上,“第6届中国职业模特选拔大赛总决赛”和概念玖芭承办的“Manhunt世界男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同时引入时装周,利用时装周强大的媒体宣传平台,两大赛事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亮点,竞相争艳,成为时装周期间最耀目的两个项目,让时装周这个名模、名师、名牌汇集的时尚舞台,为我们模特新秀们让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广西电视台,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长期合作伙伴,近几年来在协会项目上投入了非常大的报道力度。通过与协会在“时装周”、“星赛”等项目的合作,其时尚版块的收视率和宣传效果与日俱增。为加强中国模特行业同亚洲各国的交流与发展,我们积极支持其“2006亚洲超级模特大赛”项目,赛事既沿袭了“星赛”在大赛操作上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又增加了电视荧屏的观赏性,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来年的继续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利用专业媒体资源,开拓中国模特在亚洲的地位和市场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随着各行业发展和宣传的要求,模特职能细分进一步加强。车模、房模、手模、IT模特、纤体模特、发型模特、彩妆模特一个个应用而生。因此,在2006年年末,彩妆模特第一次登上了时装周,出现在2006中国国际时装周彩妆造型大赛上。彩妆大赛的精彩分呈和圆满成功,让我们知道只有拓展才能进步。今年,模特委员会积极运作,把资生堂这个著名的品牌请进了时装周,成为彩妆大赛的冠名商,就是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彩妆大赛,关注彩妆模特,让模特们的发展空间能更大些。
三、服务业界和加强交流
在服务方面,委员会本着加强行业服务与自律,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观念,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与沟通职能。委员会在参与和组织的协会大型活动,以及在协助全国服装名城和著名服装企业开展各种品牌推广和展览展示等工作中,及时向委员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向委员单位寄发模特委员会参与承办、主办的各项活动的会刊资料,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委员单位参与全国或地方的专业活动。同时在模特委员会承办的各项赛事中,积极鼓励并促成委员单位成为分赛区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了委员单位的作用和地方优势。
2006年6月12-14日,“以文化力与产业促进”为主题的2006亚洲时尚大会暨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代表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这是一次难得的亚洲时尚业界深入交流活动,来自日本、韩国、泰国、印度、新加坡、孟加拉等亚洲国家的100多位时尚业界代表和中国时尚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为了促进模特委员会委员单位同整个时尚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委员会积极响应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的邀请,从模特委员会全体委员单位中推选了部分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委员单位负责人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三天的活动既让大家通过时尚论坛等大型活动掌握了最前沿的时尚讯息,更增进了代表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6月14日上午,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代表大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会议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主持,模特委员会代表和来自全国的省市行业协会代表以及知名企业家、时装设计师、院校学者、时尚媒体和专业机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和主席团成员名单,有33位模特委员会的代表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为提高模特委员会在整个时尚业界的地位和形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无论是每三年一届的全体大会或者每年一度的执委会议,委员们都是当天往返,虽然会议目的完成了,但很多委员都认为大家相聚的时间太短暂。亚联大会的胜利召开,让我们觉得加深各地区委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性,委员们通过大会间隙,既能交流模特教学、培训和经纪方面的先进经验,又能为今后模特转会及模特经纪跨地区合作创造有效途径,于是便有了本次全体大会2夜三日的安排。
综上所述,模特委员会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探索和总结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逐步去修正和改进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并希望在下个年度把模特等级评审试点开,为地方委员单位的基础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