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年会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

2006年度工作报告

(2007年7月30日)

各位委员:

    大家上午好!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自2000年6月16日成立,已经走过了六年,六年来委员会和委员单位一起成长,见证着中国时尚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一起为中国时尚产业的进步贡献着一点一滴的力量。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中国时尚的风向标,迎来了十年华诞的庆典,而伴随着时装周的发展,我们模特行业从98年第一届年度最佳职业时装模特评选到今年也进入了第十届。期间产生了58位年度十佳模特,其中6男3女位问鼎年度最佳。今年本来是模特委员会一年一度的执委工作会议,恰逢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经协会主席会议批准,我们将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改成了执委会扩大会议,让更多的成员单位能参与到这一盛会,以此促进业界同仁的沟通和交流。从模特委员会上次年会到今天已经了,一年来,模特委员会在新任主任委员、执行委员和全体委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下面我代表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向各位委员对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汇报,请予审议。

    一、队伍建设

    模特委员会成立六年来,期间成员单位每年有增补也有撤消,但整体成员单位的队伍还是比较稳定,从成立时的30家成员单位,发展到去年会后的98家。经过一年时间,现在又有22家机构经过秘书处审核、预备后,进入本次会议审议程序。从申请到准入,各个地区的成员单位在当地业界均起到了一定的模范表率作用,大家以自己是模特委员会的一分子自我监督和约束,对当地行业规范和专业引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如很多预备委员单位的申请所说,加入委员会就是希望找到组织,尽自己的力量共同规范和推动中国模特事业的发展。

    模特行业是个光鲜在外的行业,由于起步晚市场不规范,所以业界同仁做的都比较辛苦。模特委员会虽然没有官方的管理权限,但正是有这个组织,才让大家有了凝聚力,有了自律这个现阶段的开始。委员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吸引着很多专业机构慕名申请加入我们这个团队,由于地区分布不均匀,部分委员单位建议能否控制成员数量,或者在某些地区有所限制。在这个方面委员会也有过考虑,是否每个地区只限制1-2个成员单位?但事实上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到这个行业,你接受它的靠拢,其实就是在规范这个行业,如果你拒绝它,它可能会越走越远。加入到这个组织,可能通过行业内的交流,让各地区的差距慢慢缩小,使落后地区逐渐成熟起来。从现在模特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分布来看,就出现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全体成员单位(包括预备)共计121家,分布在2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辽宁、山东共计56家,占全体成员单位总数的46%,纯模特院校或培训机构32家,占全体成员单位总数的26%,而部分地区还是空白。因此经过细致地审核吸纳新成员,对委员会是个责任更是义务。大家越是靠拢,我们的责任感也越来越强烈,在目前组织结构还不完善、行业约束作用还不能实施的状况下,就开始拒绝新生机构的加入,时机目前还不成熟。

    企业的生命力有着不同因素的制约,因此及时和委员单位取得联络,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非常重要,保证每批入会的机构不会昙花一现。从入会申请到预备期考察,从组织行业活动到《年度业绩调查表》核查,全方位考核每个成员单位的业内活动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章程》规定,模特委员会自2007年起向成员单位收取会费,对所有填报《年度业绩调查表》并按时交纳会费的成员单位已于2007年2月8日统一颁发了2007新版《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成员单位证书》,01年至05年旧版证书同时作废。新版《成员单位证书》有效期一年,每年经模特委员会对成员单位进行年度资格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和会费交纳情况,报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核发新证。会费制度和会籍证书的按年度核发,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起到队伍清理的作用。我们允许业内的先进团体积极加入,但不会只入不管,在现阶段通过上述各种机制把实力不强、目的不纯的个别机构逐步清除。

    关于主任委员单位和执行委员单位,去年年会选举后部分委员单位对结果表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应该根据年度业绩情况由委员会提名或者直接任命,还有就是应该根据地区来分配主任委员单位和执行委员单位的名额。这里需要简单解释一下,任何团体都需要保持他的先进性,如果由委员会分配或者直接提名,失去了民主也就失去了选举的意义。我们无法直接考察到每个成员单位的真实年度营业额,更不能更根具帐面资金来确定他的实力。被选为主任委员单位或者执行委员单位既是荣誉也是责任,能为行业积极做工作,做行业先进的表率,这才是我们选举的目的。当然任何事物有问题又意见才是正常的,而选举也不是终身制的,对于不能起到上述作用、不能为大家积极做工作的主任委员单位和执行委员单位,甚至有劣迹,我们随时也欢迎大家监督,予以撤换和补充。

    二、赛事评选

    大赛是行业发现和培养新生力量的主要途径,很多新秀通过赛事得到了锻炼,赛事也成为她(他)们崭露头角、走向成功的一个桥梁。由于市场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赛事鱼龙混杂使模特和家长无从选择,一些赛事的暗箱操作和纯商业目的,使对整个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部分赛事恶劣的影响也使整个行业蒙羞。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毕竟大赛是这个行业的特殊产物,同时也是目前选拔发现新人仍然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更加规范、更加透明,让行业赛事真正起到其应有的目的,成为我们的工作重心。

    “斯达舒”杯第十二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总决赛2006年10月13日-19日在南宁举行。经过全国初选进入总决赛的80名模特新秀,10月13日-15日晚在广西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经过“美丽印象”、“美丽形姿”、“美丽神韵”前三场的激烈角逐,40名选手闯入了最后一场“星光灿烂”总决赛,经过泳装和晚装两个环节的激烈角逐,55号选手干凯文和22号选手何穗夺得男、女冠军。“星赛”作为协会主办并直接操作的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赛事之一,在激烈的的市场中一直稳定操作实属不易。历数中国名模阵容,太多出自“星赛”和“职赛”当年的赛场,只赛不推、选手昙花一现,只能是大赛失去自己的生命力,公证透明和赛后推广成为协会赛事生存的有力保证。从05年第十届起,“星赛”引入电视机制,成为目前除CCTV电视模特大赛之外,唯一多场次现场直播的模特赛事。虽然每年“星赛”与CCTV电视模特大赛几乎前后操作,但不同的侧重点让两个赛事相映生辉,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星赛既没有受到CCTV的强势冲击,相反经过全国十几个分赛区精心选拔的模特苗子们虽然稚嫩,但赛事的专业侧重性还是得到了业内外的普遍肯定。

    “AUPRES(欧珀莱)时尚之星”2006中国国际时装周彩妆造型设计大赛总决赛于2006年11月21日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圆满落幕。历时三个多月,通过全国报名以及北京、成都和上海三个分赛区选拔脱颖而出的31名优秀的彩妆造型师和时尚之星,为近千名时尚界专家、社会名流和中外媒体呈上了一场富有东方特色的色彩盛宴。经过激烈的现场比赛,最后来自北京的8号选手吴旭辉和来自新疆的6号选手茹夏古丽分别获得了造型师金奖和时尚之星冠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再象首届模特只是配角,时尚之星的选拔让这个非模特赛事有了模特的一席之地。从分赛区组织到选手推荐、选拔,成员单位都积极参与,给与了大力地支持,同时非时装模特选拔,让模特市场的细分更加宽泛,也使委员会一个初步尝试。

    “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职业时装模特”,是行业目前的最高奖项,从1998年设立到现在,一大批优秀的模特通过这个奖项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模特行业的媒体及公众影响力、以及模特自身价值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2006年11月22日晚,在中国国际时装周2007春夏系列发布的北京饭店金色大厅,2006年度中国时尚大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莫万丹、张信哲获得“年度最佳职业时装模特”称号,“年度十佳职业时装模特”获得者分别是:莫万丹、刘巾薇、单靖雅、李亚红、肖青、谢斐渊、韩璐、张梓琳、苑园、赵晨池。年度最佳男模特提名:谢斌、胡东、王晖。当镁光灯频频闪烁,在场观摩的每一位委员和我们都居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花朵,我们就是他们辛勤的园丁,而他们也让我们这个行业更加为众人所瞩目!这里要特别感谢基层委员单位,虽然每年的参评名单中没有他们的模特,但成员单位积极投票行使自己神圣的权利,才能使这个奖项每年能问心无愧地把当年最好的十位模特展示在公众面前。而昨天大家已经观摩了时装周十年盛典,十大职业名模既是对他们本人的肯定,其实她们也代表了整个模特行业,也正是协会这么多年对模特赛事和行业评定的坚持不懈、宁缺勿滥,才会有今天这么这么沉甸甸的收获以及业内外人士的肯定和认可。十周年十人沉甸甸的份量,也是我们这些从业人多年来对时尚业界所付出的一个肯定。今天的十佳十年后会带给这个行业什么样的收获呢,我们期待!

    综上所述,由于赛事对行业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协会和模特委员会对“星赛”和“职赛”以外的行业赛事也大力支持。今年协会已经下文同意主办和协办的赛事有“2007中国超级模特选拔赛暨第二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和“第二届中国国际广告模特大赛”,其中“2007中国超级模特选拔赛暨第二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已经圆满结束。该项赛事由协会和广西电视台共同主办,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北京东方宾利文化发展中心和广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共同承办。在一定程度上对亚洲周边国家模特行业的相互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经协会批准,由模特委员会出任主办和支持的赛事有:“2007 Supermodel of the year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国际总决赛”、“首届中日韩三国[友好大使]杯国际超级精英模特大会”、“2007百代流芳模特大赛”、“澳门中国超级模特邀请赛”。对于大赛的进展情况,我们将会在会后及时为成员单位提供各赛事信息,以便大家积极参与。

    三、行业交流

    以往每次召开会议,就觉得成员单位从全国各地奔来,考虑到费用等问题就觉得会议越少越好、尽量减轻大家的负担。从去年成功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使我们深深感觉到成员单位蒙着头在各自地区做市场,的确有太多的闭塞。全体会议让大家回家了,和全国业界同仁的交流使大家非常兴奋,虽然旅游不是目的,但短短几天的接触让大家受益匪浅。平时模特委员会成员大名单中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终于见面了,大家相见恨晚,也为今后跨地区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以前熟悉的业界好友,也因为模特会找到了每年相聚的理由,现在看来这样的会议或者活动还是非常值得的。

    《服装设计师》杂志是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时尚刊物。重点发布时尚业界流行资讯,报道业界动态与专业评论;介绍海内外知名品牌、时装设计师、模特和时尚人物;传播国内外品牌管理经验和最新科技成果;刊登时尚会展、专业培训及人才技术信息。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从2005年起专门在《服装设计师》开辟模特专版,主要报道模特行业的专业活动及重大事件;宣传各个模特赛事、模特新秀及冠亚季军;介绍知名经纪人、培训专家及先进经验;探讨中国职业模特行业的发展问题及方向。专版建立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多成员单位向杂志发送稿件,使版面内容空前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从以前的择期赠送,到今年开始向成员单位全年赠阅,就是希望能在这里传递信息、成为彼此交流的窗口,同时也让它成为我们行业的一个形象。

    由于网络的普及,QQ成为很多人工作交流和文件传输的有效工具。为便于成员单位之间更方便快捷地传递信息,进行跨地区业务交流和合作。去年模特委员会开通了模特委员会工作QQ群,不仅模特委员会在群里即时发送一些通知和信息,成员单位也可以在群里进行有益的工作交流,一个简单的网络工具,让大家能在线交流,大家的距离突然变得那么近。很多成员单位都积极加入,模特委员会群成为凝聚大家的又一个新的窗口。虽然只是一个小工具,但由此我们觉得为大家的服务就是要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

    中国国际时装周是协会最具影响力的行业活动,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中国时尚业界的风向标。我们希望成员单位能通过这个国内最大的时尚盛事,最近的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时尚讯息。于是每年两季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我们除了及时向成员单位发送活动信息,更争取机会给大家观摩,成员单位无论是否提前和模特委员会预约,我们都积极热情地争取每个机会给大家,在繁忙的工作现场虽然不能把远道而来的委员们照顾周全,但这个观摩机会可是我们利用工作之便为大家争取的。我们深知我们的委员们需要这样的机会,因为经验的获取一定是要在这样的时尚前沿去汲取。

    对于成员单位除了观摩那就是参与。我们除了积极向发布单位推广我们成员单位的编导,那就是坚持不懈地把时装周大面试做好。众所周知中国国际时装周模特大面试已经成为模特们最想参与、也最怕参与的一项专业活动。想参与是因为能接触到国内一线大师和品牌,有机会登上中国最大的时尚舞台去展示自己;害怕是因为时装周大面试的淘汰几率也是最高的。但大家并不知道,在经过多年的发布和磨合后,很多设计师都有了自己默契的制作公司,大面试对他们作用不大,再加上赶制服装的繁忙,很多设计师对大面试都不是很积极。但为了给成员单位的模特创造被发现的机会,因此每年模特委员会不仅前期要制作大量的面试文件,还要自己承担高额的场地租金,然后一遍一遍地跟催设计师的面试回执,说服他们来现场选模特,给每个模特一个公平的机会。我们的辛苦让大家以为我们含有商业利益在里面,甚至有成员单位为了向发布企业索要高价,说组委会向他们收取报名费。误会终究会消散,但看到成员单位的模特通过大面试被设计师确认,最终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我们觉得大面试还是值得的。特别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坚持非成员单位不能参加面试;面试模特必须为各成员单位签约或代理的职业时装模特;不接受个人或业余模特的临时性报名、拒绝野模;根据《模特等级核定暂行办法》给参展企业发放《模特演出参考价格》,在一定意义上,为行业规范和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时也维护了模特在时装周应有的价值。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时装评论委员会、时装艺术委员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技术工作委员会、陈列设计委员会以及省市团体会员、专职机构的156位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听取了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章程》修改案,明确了会费收取办法,调整代表大会召开期限和理事会任期。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新一届理事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舰、汪桂花、姚戈、赵东、陈翔、黄洪源、杨洪清当选为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任期五年。这不仅是自06年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代表大会上,36位模特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开始,模特委员会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发挥行业作用的一个开始,也是委员会政治和社会角色的一个提升。

    综上所述,模特委员会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积极促进队伍建设,大力进行行业服务的同时,也在探索一些对促进成员单位交流与合作的有益经验,我们将逐步去修正和改进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并希望在下个年度为地方成员单位的基础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